名伶章遏雲女士一九六五年香港演出「文姬歸漢」
平劇之凋零甚矣!民國初年,盛極南北。縱播遷臺灣,猶耀炫數十年,惟今踪跡隱忽。敝館既傳揚國故,思賞音星稀,更當勠力推廣
平劇之凋零甚矣!民國初年,盛極南北。縱播遷臺灣,猶耀炫數十年,惟今踪跡隱忽。敝館既傳揚國故,思賞音星稀,更當勠力推廣。爰奉聆程派名伶章遏雲女士民國五十四年 (一九六五年) 於香港演出「文姬歸漢」之現場僅存錄音,不啻「廣陵散」重現天壤。 唐有詩,宋有詞,元有曲,明清有小說,民初乃有平劇。民國元年 (一九一二年) 至民國三十八年 (一九四九年) ,此三十八年間,縱國家多難,平劇仍風靡大江南北,名伶票友蜂涌群起,前代未克之盛。
平劇源自北平,故以地名稱之。北平一名,溯民國十七年 (一九二八年) 北伐勝利,國民政府改北京舊名為北平。平劇亦稱京劇,又奉稱國劇,蓋平劇伍列全國各戲劇之冠,備極絢爛,非他劇所及。至民國五十三年 (一九六四年),中華民國參加美國紐約世界博覽會,政府猶以私立復興戲劇學校國劇演唱,灌製唱片,贈參觀中國館之賓客。平劇之民國色彩,可見一斑。余家尚存此唱片,昔年鴻爪也。
平劇程派名伶,享隆譽於民國大陸時期兼臺灣時期,演出不絕臺灣香港,其後期藝術更臻精湛,章遏雲伯母乃為表率。
章遏雲伯母 於上海大世界遊樂場首次登臺
章遏雲伯母 (一九一二至二零零三),原名鳳屏,字遏雲、珠塵。佘子立取名遏雲,葉恭綽取名珠塵,後多以遏雲行。原籍廣東,幼居上海。童稚時已學唱京劇老生,於上海大世界遊樂場乾坤大劇場客串「武家坡」,首次登臺。旋赴天津就學,課餘從王庾生改唱青衣,又數年,約十一、二歲,於天津廣東會館登臺,飾演「汾河灣」青衣,頗獲佳評,自此矢意置身梨園。
時名師雲集京城,乃母鄧秀芝 (嘗易名章瘦芝) 陪女赴北京,尋師求藝,四方詢索,乃得名家李寶琴、榮蝶仙、李壽山、張彩林、江順仙、律學芳與陶玉芝為師,戲藝大進。
民國二十一年 (一九三二年),程硯秋赴歐考察,解散戲班,穆鐵芬本其琴師,遂轉聘於章伯母。穆非僅琴師,兼編劇家、戲曲家,倚此因緣,遂改唱程派。
章遏雲伯母嘗經營漢口大舞臺半年
民國二十三年 (一九三四年),章伯母租賃漢口大舞臺,經營半年,自身演出一期外,又倩梅蘭芳劇團演出一期,馬連良、黃桂秋演出一期。坐票、站票一時售罄,轟動武漢,賺以鉅金。
章遏雲伯母演出「汾河灣」劇照